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4:44:36  浏览:895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

证监发(2003) 56 号


各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

  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有效控制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的资金往来

  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的资金往来,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与上市公司发生的经营性资金往来中,应当严格限制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不得要求上市公司为其垫支工资、福利、保险、广告等期间费用,也不得互相代为承担成本和其他支出;

  (二)上市公司不得以下列方式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给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使用:

  1、有偿或无偿地拆借公司的资金给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使用;

  2、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关联方提供委托贷款;

  3、委托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进行投资活动;

  4、为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开具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承兑汇票;

  5、代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偿还债务;

  6、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方式。

  (三)注册会计师在为上市公司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工作中,应当根据上述规定事项,对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资金的情况出具专项说明,公司应当就专项说明作出公告。

  二、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风险

  上市公司全体董事应当审慎对待和严格控制对外担保产生的债务风险,并对违规或失当的对外担保产生的损失依法承担连带责任。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不得强制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上市公司不得为控股股东及本公司持股50%以下的其他关联方、任何非法人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

  (二)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不得超过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会计报表净资产的50%。

  (三)上市公司《章程》应当对对外担保的审批程序、被担保对象的资信标准做出规定。对外担保应当取得董事会全体成员2/3以上签署同意,或者经股东大会批准;不得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

  (四)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必须要求对方提供反担保,且反担保的提供方应当具有实际承担能力。

  (五)上市公司必须严格按照《上市规则》、《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对外担保情况的信息披露义务,必须按规定向注册会计师如实提供公司全部对外担保事项。

  (六)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应在年度报告中,对上市公司累计和当期对外担保情况、执行上述规定情况进行专项说明,并发表独立意见。

  三、加大清理已发生的违规占用资金和担保事项的力度

  (一)上市公司应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一个月内,按照本《通知》规定,对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已经发生的资金往来、资金占用以及对外担保情况进行自查。

  自查报告应在规定期限内上报公司所在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经各地派出机构审核或检查后,应在最近一期年度报告中作为重大事项予以披露。

  (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指导和协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解决违规资金占用、关联担保问题,要求有关控股股东尊重、维护上市公司经营自主权和合法权益,促进上市公司依法经营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三)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针对历史形成的资金占用、对外担保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保证违反本《通知》规定的资金占用量、对外担保形成的或有债务,在每个会计年度至少下降30%。

  (四)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的资金,原则上应当以现金清偿。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可以探索金融创新的方式进行清偿,但需按法定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

  (五)严格控制关联方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占用的上市公司资金。关联方拟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占用的上市公司资金,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用于抵偿的资产必须属于上市公司同一业务体系,并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独立性和核心竞争力,减少关联交易,不得是尚未投入使用的资产或没有客观明确账面净值的资产。

  2、上市公司应当聘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符合以资抵债条件的资产进行评估,以资产评估值或经审计的账面净值作为以资抵债的定价基础,但最终定价不得损害上市公司利益,并充分考虑所占用资金的现值予以折扣。

  审计报告和评估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告。

  3、独立董事应当就上市公司关联方以资抵债方案发表独立意见,或者聘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出具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4、上市公司关联方的以资抵债方案应当报中国证监会批准。中国证监会认为以资抵债方案不符本《通知》规定,或者有明显损害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形,可以制止该方案的实施。

  5、上市公司关联方以资抵债方案须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关联方股东应当回避投票。

  四、依法追究违规占用资金和对外担保行为的责任

  (一)中国证监会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等部门加强监管合作,共同建立规范国有控股股东行为的监管协作机制,加大对违规占用资金和对外担保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追究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二)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本《通知》规定,中国证监会将责令整改,依法予以处罚,并自发现上市公司存在违反本《通知》规定行为起12个月内不受理其再融资申请。

  (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违反本《通知》规定或不及时清偿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中国证监会不受理其公开发行证券的申请或其他审批事项,并将其资信不良记录向国资委、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有关地方政府通报。

  国有控股股东违反本《通知》规定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纪律处分,直至撤销职务;给上市公司或其他股东利益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非国有控股股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违反本《通知》规定的,给上市公司造成损失或严重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应负赔偿责任,并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其他

  本《通知》所称“关联方”按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规定执行。纳入上市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对外担保、与关联方之间进行的资金往来适用本《通知》规定。

  六、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零零三年八月二十八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对原产于韩国的进口聚酯薄膜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

国家经贸委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韩国的进口聚酯薄膜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关于对原产于韩国的进口聚酯薄膜
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于1999年4月16日正式公告决定,对原产于韩国的规格为12um的进口聚酯薄膜进
行反倾销调查。应国内产业的紧急补充申请,外经贸部于5月7日发布了补充立案
的公告,对原产于韩国的除12um聚酯薄膜以外的所有进口聚酯薄膜进行反倾销调
查,并决定将两个立案合并调查,即该案的调查范围为原产于韩国的所有规格的
聚酯薄膜(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号为39206200,化学名称为聚对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薄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会同海关总署对倾销和倾销幅度进行了调查,国家经济
贸易委员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损害及损害程度进行了调查。现做出初步裁定
如下:
  一、调查程序
  1999年3月16日,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上海化工厂有限公司、中国
山东潍坊新立克塑胶有限公司、中国仪征化纤集团公司聚酯薄膜厂、浙江宁波五
洲有限公司、中达制膜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代表中国聚酯薄膜产业向中华人
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提出了对来自韩国的聚酯薄膜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
请。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在审查了申请材料之后,认为这六家企业有资格代表中
国聚酯薄膜产业提出申请,且申请材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
例》第12条的规定,经商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后,于1999年4月16日正式公告立
案,开始对原产于韩国进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聚酯薄膜进行反倾销调查,并确
定本案调查期为1998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
  1999年4月16日和5月7日,外经贸部约见了韩国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官,向其
正式递交了立案公告和申请书,同时通知了已知的出口商和申请人。1999年5月1
8日,外经贸部向出口国政府和已知的出口商/生产商及在立案通知规定的期间
内报名应诉的7家出口商/生产商发出了反倾销调查问卷。有些公司在问卷规定
的期间内向外经贸部申请延期递交答卷并陈述了延期的理由。经审查,外经贸部
同意这些公司的延期要求。在递交答卷截止之日前,外经贸部共收到4家韩国公
司的答卷。
  外经贸部会同海关总署对上述的答卷进行了审查。
  国家经贸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聚酯薄膜产业损害调查小组,于1999年
5月19日向国内相关生产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答卷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回收。
  二、被诉产品和国内相似产品
  被诉的产品是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该产品主要以聚酯切片为原料,经双
轴向拉伸后产出的一种性能优良的高档塑料薄膜,具有透明度高、无毒无味、抗
拉伸强度大、挺度佳、抗烧裂、不易破损、电气和光学性能优良、阻氧性和阻湿
性好、耐寒(- 70“C)、耐热(200”C),且耐化学腐蚀性及收缩性稳定
等优良特性。聚酯薄膜主要用于电气、绝缘、包装、磁体容器、胶片、像带、软
盘、电影、录象及娱乐用软件等,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烫金膜、镀铝膜、印
刷膜、包装膜、包装材料、复合材料、激光防伪商标、绘图纸、电气绝缘塑料及
电容器等。
  经调查认定,韩国出口到中国的聚酯薄膜与中国生产的聚酯薄膜属于相似产
品,具有可比性和无替代性,其物理特性、生产制造过程及用途是相同的。该进
口产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号中列为:39206200。
  三、倾销和倾销幅度
  (一)正常价值的计算
  外经贸部在审查应诉公司的答卷时,对各公司所递交的答卷做了仔细审查并
做了如下决定:
  1、SKC公司:
  外经贸部对SKC公司所提供的国内销售部分资料做了各种测试(如原产地、
关联销售、国内销售数量占出口量的比重及低于成本销售所占国内销售量的比重
等等),基本符合采用国内销售计算正常价值的要求,但SKC公司的答卷中没有
提供该公司所有产品全部型号的国内销售资料,只提供了该公司自认为与出口到
中国产品型号相对应的部分国内销售资料,该部分产品数量只约占调查期内该公
司在国内销售总量的20%。因此,在计算正常价值时,外经贸部暂依据该公司所
提供的部分国内销售资料来确定其正常价值。
  2、(株)晓星公司:
  晓星公司对答卷中所报告的国内销售没有提供任何销售证明,如销售合同、
发票及付款证明等等;在有关生产成本的报表中,数据明显低于同行业其他公司,
差幅较大,且报表中所有数据没有任何证明材料。另外,该公司未按答卷要求提
供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的资料,且公司年度审查报告等未按要求提供中文翻译
件。鉴于上述理由,在计算其正常价值时,外经贸部决定不采用其国内销售数据、
成本报表和年度报告,而依据现有材料计算其正常价值。
  3、(株)可隆公司:
  可隆公司没有提供符合要求的软盘,按答卷要求,可被视为不与调查机关合
作。而且,在要求其对答卷的某些部分做解释时,该公司却声明其原先提交的答
卷有重大错误,并提供了新材料,后提供的数据与原先提供的数据相差巨大,令
调查当局无法相信其整个答卷数据的真实性。所以,调查机关决定对其所提供的
资料不予采用,而使用现有材料计算其正常价值。
  4、世韩公司:
  世韩公司的答卷中没有提供该公司所有产品全部型号的国内销售资料,只提
供了该公司自认为与出口到中国产品型号相对应的部分国内销售资料。该公司在
其答卷中所报告的国内销售只提供了一笔销售的部分证明材料,其他销售均无任
何销售证明。对所提供的成本报表没有提供详细的证明材料。另外,未按答卷要
求提供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的资料,而且公司年度报告和大多数附件等均未按
答卷要求提供中文翻译件。所以,在计算正常价值时,外经贸部决定不采用其国
内销售数据、成本报表和年度报告,而依据现有材料计算其正常价值。
  (二)出口价格
  1、SKC公司
  SKC公司报告了在调查期间内的出口价格及其销售证明,外经贸部对其所提
供的材料做了相应的审查和测试,基本符合要求,根据《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
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出口价格的基础是进口产品实际支付的价格或者应当
支付的价格。因此,外经贸部决定采用该公司所提供的出口销售材料计算其出口
价格。
  2、(株)晓星公司
  晓星公司所提供的出口销售报表中所列的出口产品销售等级与各种出口销售
证明中所标明的产品等级极不相符,视其未提供出口销售证明材料。因此,外经
贸部决定对其所提供的出口销售材料不予采用,而使用现有材料计算其出口价格。

  3、(株)可隆公司
  由于可隆公司所提供的材料缺乏可信度,调查机关决定对其所提供的资料不
予采用,而使用现有材料计算其出口价格。
  4、世韩公司
  世韩公司在其答卷中所报告的出口销售只提供了一笔销售的部分证明材料,
其他销售均无任何销售证明,如销售合同、发票及付款证明等。所以,调查机关
决定对其所提供的资料不予采用,而使用现有材料计算其出口价格。
  (三)比较
  外经贸部将每个公司的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在出口国出厂价的基础上予以比
较。根据《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第六条的规定,外经贸部采用公平合理的方式
进行比较,对以下因素进行了调整:运输费用、保险费用、港口费用、库存费用、
信用费用、税费以及折扣或回扣等等。
  (四)倾销幅度
  经过上述的调整和比较后,外经贸部认定各应诉公司在调查期间内向中国出
口的被调查产品均存在倾销,其倾销差额为各应诉公司调整后的加权平均正常价
值或被认定的正常价值与其调整后的加权平均出口价格或被认定的出口价格之间
的差额。各公司的倾销幅度分别如下:
  SKC公司:21%
  晓星公司:72%
  可隆公司:72%
  世韩公司:72%
  其韩国公司:72%
  四、损害及损害认定
  初步证据表明,韩国在被调查期间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量出口被控聚酯薄
膜。其中,1997年韩国直接向中国出口聚酯薄膜2841.698吨,比1996年增长224
%,1998年1-9月向中国出口9126.874吨,比1997年增长328%。1997年经香港
再出口内地的韩国聚酯薄膜产品为13394.929吨,比1996年增长56%,1998年1-
9月为7518.010吨。韩国在向中国大量出口的同时,不断降低价格,由韩国直接
出口中国的聚酯薄膜产品年平均价格1997年比1996年下降51.5%,1998年1-9月
比1997年下降54.1%。出口香港的聚酯薄膜产品年平均价格1997年比1996年下
降59.9%,1998年1-9月比1997年下降23.5%。由此导致:
  ----中国国内相同产品的价格被迫大幅度下调。1998年国内聚酯薄膜平均价
格比1997年平均价格下降17.84%,比1996年下降36.63%。
  ----中国国内相同产品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在国内聚酯薄膜产业生产能力逐
年增长的情况下,1998年国内申请企业的实际生产量为其年总生产能力的59.23
%,1997年为49.43%。
  ----中国国内相同产品的销售收入大幅下降。在销售数量逐年上升的情况下,
1998年国内聚酯薄膜申请企业的销售收入却比1997年下降17.29%,比1996年下
降21.36%。
  ----中国国内聚酯薄膜产品的库存显著增加。1998年在国内聚酯薄膜生产企
业减少产量的情况下,库存仍比1997年增长19.02%,比1996年增长73.72%。

  ----中国国内聚酯薄膜产业开工率不足。1996年国内聚酯薄膜申请企业平均
开工率为89.61%,1997年下降为69.48%,1998年进一步下降为61.70%。
  ----中国国内相关产业陷入停产或严重亏损状态。1996年国内申请企业的税
前利润为3966万元,1997年大幅下降了6366万元,减少幅度为161%;1998年又
较1997年大幅下降了3021万元,减少幅度为126%。到1999年上半年已停产三家。

  ----中国国内聚酯薄膜产业失业率大幅度上升。国内聚酯薄膜生产企业1996
年平均失业率为2.03%,1997年上升至7.96%,1998年达7.53%。
  初步证据表明,韩国拥有巨大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根据统计,仅四家韩国
聚酯薄膜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就超过25万吨。整个韩国的年生产能力占世界聚酯薄
膜总生产能力的20%左右。由于韩国国内生产能力和实际产量的逐年剧增,其国
内需求增长缓慢,1997年、1998年的库存量与1996年的库存量相比,有大幅度增
长,存在进一步向中国市场大量低价出口聚酯薄膜的可能性。
  五、倾销与损害的因果联系
  初步证据表明,韩国向中国大量低价出口聚酯薄膜是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聚
酯薄膜产业受到损害的主要原因。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可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
聚酯薄膜产业受到损害及损害威胁的其他因素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损害并非主
要由以下因素造成:
  ----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统计数据表明,自韩国进口的聚酯薄膜占中国进
口聚酯薄膜总量的绝大部分。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量总和远远低于韩国的进口
量。
  ----需求变化。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
对聚酯薄膜的需求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因此国内聚酯薄膜产业经营状况
恶化不是由于国内市场萎缩造成的。
  ----消费模式变化。近年聚酯薄膜的消费模式无明显变化,亦没有其他可替
代产品。因此,不可能由于其他替代产品出现而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聚酯薄膜市
场的萎缩。
  ----国内外正常竞争。中华人民共和国聚酯薄膜产业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
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其产品与被控倾销进口产品在性能、质量上相当。
  ----不可抗力因素。中国聚酯薄膜生产企业未发生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
影响,生产设备状况正常。
  鉴于上述调查分析,国家经贸委最终认定:原产于韩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大
量低价倾销出口的聚酯薄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聚酯薄膜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倾
销与产业损害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六、临时反倾销措施
  综上所述,为消除倾销进口产品给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有必要从1999年12
月29日起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根据《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外经贸部
决定采用现金保证金形式的临时措施。自1999年12月29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
关将对进口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号39206200)
开始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进口商在进口上述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时,应依据
初步裁定所确定的倾销幅度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关提供相应的现金保证金。
  七、附则
  本裁定中确定的倾销幅度为临时性的,有关利害关系方在本决定发布之日起
37天内可以向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书面评论并附相关
证据,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将依法予以考虑。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1999年12月29日





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关于《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帐务衔接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科技部


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关于《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帐务衔接问题的通知
1998年4月1日,财政部 科技部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科委: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科学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行为,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1997年12月16日财政部、国家科委联合颁布了《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科学事业单位原执行的《科学研究单位会计制度》同时废止。《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作为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一样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政策之一,各级科学事业单位及科技财会人员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执行。为实现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和顺利实施,现将有关会计帐务衔接问题通知如下:
一、1998年科学事业单位帐务衔接采用按原制度办理1997年结帐,按新制度记入新帐的办法。
由于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时间不一致,科学事业单位1997年帐务清理和年终结帐仍按原制度执行。结帐后要编制会计科目余额试算平衡表,检查帐簿记录是否正确、完整。
二、根据年终结帐后的“资金活动情况表”和新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编制“1997年新旧会计科目转换明细表”,并进行试算平衡后,建立新的会计帐簿。
三、各单位在新旧制度转换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转换过程中编制的明细表,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核批,做到清晰明了、数据真实、准确,并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妥善保存。
四、新旧制度转换后各会计科目的年初数应与1997年决算报表期末数一致。新帐建立后,科学事业单位如有特殊原因仍需调整有关科目,应报主管部门备案,并在年终决算中单独反映。
附件:一、科学事业单位1997年新旧会计科目转换明
细表(样式)
二、原执行《科学研究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新
旧会计科目余额衔接表
三、原执行《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单
位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衔接表

附件一:
科学事业单位1997年新旧会计科目
转换明细表(样式)
1997年12月31日
------------------------------------------------------------------------------
原会计制度 | 新会计制度
--------------------------------------|--------------------------------------
一级科目 | 二级科目 | 一级科目 | 二级科目
------------------|------------------|------------------|------------------
名称 | 金额 | 名称 | 金额 | 名称 | 金额 | 名称 | 金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二:
原执行《科学研究单位会计制度》的
单位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衔接表
----------------------------------------------------------------------------
旧会计科目名称 | |
------------------------------| |
|科 目| | 转 换 方 法 | 备注
行号| | 总帐科目 | |
|编 号| | |
----|------|----------------|----------------------------------|--------
1|101|拨入事业费 |余额转入“财政补助结存”科目的贷 |
| | |方 |
----|------|----------------|----------------------------------|--------
2|102|周转金 |1.如有主管部门拨入流动资金形成 |
| | |的,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 |
| | |金”明细科目的贷方;2.如有按原 |
| | |财务制度规定提取形成的,余额转入 |
| | |“专用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
| | |明细科目的贷方。 |
----|------|----------------|----------------------------------|--------
3|104|固定基金 |余额转入“固定基金”科目贷方 |
----|------|----------------|----------------------------------|--------
4|105|折旧 |余额转入“固定基金”科目贷方 |
----|------|----------------|----------------------------------|--------
5|115|引入投资 |余额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贷方 |
----|------|----------------|----------------------------------|--------
6|141|借入资金 |余额转入“借入款项”科目贷方 |
----|------|----------------|----------------------------------|--------
7|145|应付及暂存款 |1.如有应付商业票据的,余额转入 |原科目
| | |“应付票据”科目贷方;2.如有应付|如有借
| | |其他单位货款或劳务款,余额转入 |方(付
| | |“应付帐款”科目贷方;3.应交纳的|方)余
| | |各种税金及附加费用,转入“应交税 |额则反
| | |金及附加”科目贷方;4.融资租入 |方向结
| | |固定资产的租赁费转入“长期应付 |转
| | |款”科目贷方;5.如有应缴未缴财 |
| | |政专户预算外资金的,余额转入“应 |
| | |缴财政专户款”科目的贷方;6.如 |
| | |有应付社会统筹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 |
| | |金的,余额转入“应付社会保障金” |
| | |科目的贷方;7.其他应付、暂收款 |
| | |项,余额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贷 |
| | |方 |
----------------------------------------------------------------------------
续表
----------------------------------------------------------------------------
旧会计科目名称 | |
------------------------------| |
|科 目| | 转 换 方 法 | 备注
行号| | 总帐科目 | |
|编 号| | |
----|------|----------------|----------------------------------|--------
8|201|拨入专项资金 |余额转入“拨入专款结存”科目贷方 |
----|------|----------------|----------------------------------|--------
9|204|合同预收款 |余额转入“合同预收款”科目贷方 |
----|------|----------------|----------------------------------|--------
10|208|课题费用结算 |结帐后无余额 |
----|------|----------------|----------------------------------|--------
11|210|专用基金 |1.如科技发展基金明细科目中有按 |同第7
| | |新财务制度提取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行
| | |的,余额转入“专用基金——科技成 |
| | |果转化基金”科目的贷方;2.如有 |
| | |单位联营投资和购买有价证券的,余 |
| | |额转入“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明 |
| | |细科目,其他余额转入“事业基金 |
| | |——一般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3.|
| | |“固定资产更新基金”明细帐余额转 |
| | |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明细科 |
| | |目的贷方;4.“职工奖励基金”和 |
| | |“集体福利基金”明细帐余额转入 |
| | |“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明细 |
| | |科目的贷方;5.“住房基金”明细科|
| | |目,余额转入“专用基金——住房基 |
| | |金”明细科目的贷方;6.“医疗基 |
| | |金”明细科目余额转入“专用基金 |
| | |——医疗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7.|
| | |“后备基金”明细科目,余额转入 |
| | |“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明细科目 |
| | |的贷方 |
----|------|----------------|----------------------------------|--------
12|301|事业收入 |结帐后无余额 |
----|------|----------------|----------------------------------|--------
13|311|收益 |如有收支亏损的,余额转入“事业结 |
| | |余分配”或“经营结余分配”科目的 |
| | |借方 |
----|------|----------------|----------------------------------|--------
14|401|拨出经费 |结帐后无余额 |
----|------|----------------|----------------------------------|--------
15|404|预付合同款 |余额转入“预付合同款”科目的借方 |
----------------------------------------------------------------------------
续表
----------------------------------------------------------------------------
旧会计科目名称 | |
------------------------------| |
|科 目| | 转 换 方 法 | 备注
行号| | 总帐科目 | |
|编 号| | |
----|------|----------------|----------------------------------|--------
16|411|事业费支出 |结帐后无余额 |
----|------|----------------|----------------------------------|--------
17|412|在研课题费用 |结帐后无余额 |
----|------|----------------|----------------------------------|--------
18|413|在制产品费用 |1.中间实验产品的成本,余额转入 |
| | |“试制成本”科目的借方;2.如有定|
| | |型、批量生产的产品成本,余额转入 |
| | |“经营成本”科目的借方 |
----|------|----------------|----------------------------------|--------
19|424|劳务费用 |结帐后无余额 |
----|------|----------------|----------------------------------|--------
20|425|院(所)管理费 |结帐后无余额 |
----|------|----------------|----------------------------------|--------
21|428|研究室(车间) |结帐后无余额 |
| |管理费 | |
----|------|----------------|----------------------------------|--------
22|446|待摊费用 |余额转入“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 |
----|------|----------------|----------------------------------|--------
23|471|应收及暂付款 |1.如有因销售产品、技术转让、提 |原科目
| | |供技术服务等应向其他单位收取的款 |如有贷
| | |项,余额转入“应收帐款”科目的借 |方(收
| | |方;2.如有因销售产品、技术转让、|方)余
| | |提供技术服务而收到的商业承兑汇 |额则反
| | |票,余额转入“应收票据”科目的借 |方向结
| | |方;3.如有设备、材料采购预付款 |转
| | |数额较大的,余额转入增设的“预付 |
| | |购货款”科目的借方;4.如有其他 |
| | |各种应收、预付款项,余额转入“其 |
| | |他应收款”科目的借方 |
----|------|----------------|----------------------------------|--------
24|501|专项支出 |结帐后无余额 |
----|------|----------------|----------------------------------|--------
25|511|联营投资 |余额转入“对外投资——其他投资” |
| | |明细科目的借方 |
----------------------------------------------------------------------------
续表
----------------------------------------------------------------------------
旧会计科目名称 | |
------------------------------| |
|科 目| | 转 换 方 法 | 备注
行号| | 总帐科目 | |
|编 号| | |
----|------|----------------|----------------------------------|--------
26|671|银行存款 |1.如有余额转入“银行存款”借方;|
| | |2.如有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 |
| | |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等,数额 |
| | |较大的,余额转入增设的“其他货币 |
| | |资金”科目的借方 |
----|------|----------------|----------------------------------|--------
27|674|外汇存款 |余额转入“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 |
----|------|----------------|----------------------------------|--------
28|676|现金 |余额转入“现金”科目的借方 |
----|------|----------------|----------------------------------|--------
29|691|库存器材 |余额转入“库存材料”科目的借方 |
----|------|----------------|----------------------------------|--------
30|692|科技产品 |余额转入“科技产品”科目的借方 |
----|------|----------------|----------------------------------|--------
31|694|有价证券 |1.如有外币现金,余额转入“现金”|
| | |科目的借方;2.如有债券的,余额 |
| | |转入“对外投资——债券投资”明细 |
| | |科目的借方 |
----|------|----------------|----------------------------------|--------
32|696|固定资产 |余额转入“固定资产”科目的借方 |
----|------|----------------|----------------------------------|--------
33|698|无形资产 |余额转入“无形资产”科目的借方 |
----------------------------------------------------------------------------

附件三:
原执行《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
单位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衔接表
--------------------------------------------------------------------------------
旧会计科目名称 | |
--------------------------------| |
|科 目| | 转 换 方 法 | 备注
行号| | 总帐科目 | |
|编 号| | |
----|--------|----------------|------------------------------------|--------
1|1100|固定资产基金 |余额转入“固定基金”科目的贷方 |
|2100| | |
|3100| | |
--------------------------------------------------------------------------------
续表
--------------------------------------------------------------------------------
旧会计科目名称 | |
--------------------------------| |
|科 目| | 转 换 方 法 | 备注
行号| | 总帐科目 | |
|编 号| | |
----|--------|----------------|------------------------------------|--------
2|2101|折旧 |余额转入“固定基金”科目的贷方 |
|3101| | |
----|--------|----------------|------------------------------------|--------
3|1102|拨入经费 |1.如有1997年度及以前年度未完项|
| | |目的,余额转入“财政补助结存”科 |
| | |目的贷方;2.如有1997年度及以前|
| | |年度结余的,余额转入“事业基金 |
| | |——一般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3. |
| | |如有预拨1998年预算经费的,余额 |
| | |转入“财政补助收入”或“其他应付 |
| | |款”科目的贷方 |
----|--------|----------------|------------------------------------|--------
4|1103|抵支收入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5|1104|经费包干结余 |1.“事业发展基金”明细科目,余额 |
| | |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明细 |
| | |科目的贷方;2.“职工福利基金”明 |
| | |细科目,余额转入“专用基金——职 |
| | |工福利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 |
----|--------|----------------|------------------------------------|--------
6|2131|业务收入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7|3131|事业收入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8|1132|预算外收入 |余额转入“事业结余分配”科目的贷 |
| | |方 |
----|--------|----------------|------------------------------------|--------
9|2132|其他收入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3132| | |
----|--------|----------------|------------------------------------|--------
10|1134|应缴预算收入 |如有余额转入“应缴预算款”科目的 |
| | |贷方 |
--------------------------------------------------------------------------------
续表
--------------------------------------------------------------------------------
旧会计科目名称 | |
--------------------------------| |
|科 目| | 转 换 方 法 | 备注
行号| | 总帐科目 | |
|编 号| | |
----|--------|----------------|------------------------------------|--------
11|1105|经费暂存 |1.如有应付商业票据的,余额转入 |原科目
|1135|暂存款 |“应付票据”科目的贷方;2.如有应 |如有借
| | |付其他单位货款或劳务款的,余额转 |方(付
| | |入“应付帐款”科目的贷方;3.如 |方)余
| | |有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的,余额 |额则反
| | |转入“长期应付款”科目的贷方;4. |方向结
| | |如有应付社会统筹养老保险等社会保 |转
| | |障金的,余额转入“应付社会保障 |
| | |金”科目的贷方;5.如有应缴未缴 |
| | |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的,余额转入 |
| | |“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的贷方;6. |
| | |如有其他应付、暂收款项,余额转入 |
| | |“其他应付款” |
----|--------|----------------|------------------------------------|--------
12|1136|合同预收款 |余额转入“合同预收款”科目的贷方 |
----|--------|----------------|------------------------------------|--------
13|1137|事业专项周转金 |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
| | |科目的贷方 |
----|--------|----------------|------------------------------------|--------
14|1138|专用基金收入 |1.“事业发展基金”明细帐余额转入 |
|2138| |“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的贷 |
|3138| |方;2.“集体福利基金”明细帐余额 |
| | |转入“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
| | |科目的贷方;3.“后备基金”明细帐 |
| | |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
| | |科目的贷方;4.“折旧基金”明细帐 |
| | |余额转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
| | |科目的贷方;5.“修购基金”明细帐 |
| | |余额转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
| | |科目的贷方 |
----|--------|----------------|------------------------------------|--------
15|1139|借入款 |1.如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或主管部 |
|2139| |门借入的,余额转入“借入资金”科 |
|3139| |目的贷方;2.如有外来投资,余额 |
| | |转入“其他应付款”的贷方科目 |
--------------------------------------------------------------------------------
续表
--------------------------------------------------------------------------------
旧会计科目名称 | |
--------------------------------| |
|科 目| | 转 换 方 法 | 备注
行号| | 总帐科目 | |
|编 号| | |
----|--------|----------------|------------------------------------|--------
16|2140|结余 |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
| | |明细科目的贷方 |
----|--------|----------------|------------------------------------|--------
17|3140|收益 |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
| | |明细科目的贷方 |
----|--------|----------------|------------------------------------|--------
18|1141|拨入专项资金 |余额转入“拨入专款结存”科目的贷 |
|2141| |方 |
|3141| | |
----|--------|----------------|------------------------------------|--------
19|2143|拨入差额补助费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20|1145|下级上缴收入 |如有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 |
|2145| |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 |
|3145| | |
----|--------|----------------|------------------------------------|--------
21|1146|调剂收入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2146| | |
|3146| | |
----|--------|----------------|------------------------------------|--------
22|1150|事业储备周转金 |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
|2150| |科目的贷方 |
|3150| | |
----|--------|----------------|------------------------------------|--------
23|5141|服务收入 |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
| | |科目的贷方 |
----|--------|----------------|------------------------------------|--------
24|5151|销售收入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25|5150|产品收益 |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
| | |科目的贷方 |
----|--------|----------------|------------------------------------|--------
26|1201|经费支出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27|1202|拨出经费 |1.在科目结帐后一般应无余额;2. |
| | |如有预拨1998年预算经费的,余额 |
| | |转入“拨出经费”或“其他应收款” |
| | |科目的借方 |
----|--------|----------------|------------------------------------|--------
28|1204|应返还限额 |余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借方 |
--------------------------------------------------------------------------------
续表
--------------------------------------------------------------------------------
旧会计科目名称 | |
--------------------------------| |
|科 目| | 转 换 方 法 | 备注
行号| | 总帐科目 | |
|编 号| | |
----|--------|----------------|------------------------------------|--------
29|1205|经费暂付 |余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借方 |
----|--------|----------------|------------------------------------|--------
30|2231|业务支出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31|3231|事业支出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32|1232|预算外支出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33|1235|暂付款 |1.如有因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 |原科目
|2235| |务等收到的商业票据转入“应收票 |如有贷
|3235| |据”科目的借方;2.如有因销售产 |方(收
| | |品、商品、提供技术转让、技术服务 |方)余
| | |或学术、科普等活动,应向购货、受 |额则反
| | |让单位收取的款项,转入“应收帐 |方向结
| | |款”科目的借方;3.如有设备材料 |转
| | |采购预付款数额较大的,余额转入增 |
| | |设的“预付购货款”科目的借方;4. |
| | |如还有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的, |
| | |余额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借方 |
----|--------|----------------|------------------------------------|--------
34|1236|合同预付款 |余额转入“预付合同款”科目的借方 |
|2236| | |
|3236| | |
----|--------|----------------|------------------------------------|--------
35|1238|专用基金支出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2238| | |
|3238| | |
----|--------|----------------|------------------------------------|--------
36|1239|借出款 |1.如有借给所属单位有偿使用的款 |
|2239| |项,余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借方; |
|3239| |2.如有属于对外投资的部分,余额 |
| | |转入“对外投资”科目的借方 |
----|--------|----------------|------------------------------------|--------
37|1241|专项资金支出 |年终与拨入专项资金对冲后无余额 |
|2241| | |
|3241| | |
--------------------------------------------------------------------------------
续表
--------------------------------------------------------------------------------
旧会计科目名称 | |
--------------------------------| |
|科 目| | 转 换 方 法 | 备注
行号| | 总帐科目 | |
|编 号| | |
----|--------|----------------|------------------------------------|--------
38|1242|拨出专项资金 |年终与“拨入专项资金”对冲后无余 |
|2242| |额 |
|3242| | |
----|--------|----------------|------------------------------------|--------
39|1245|上交上级支出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2245| | |
|3245| | |
----|--------|----------------|------------------------------------|--------
40|1246|调剂支出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2246| | |
|3246| | |
----|--------|----------------|------------------------------------|--------
41|5241|服务费用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42|5250|产品成本 |1.如有中间实验产品的成本,余额 |
| | |转入“试制成本”科目的借方;2. |
| | |如有定型批量产品的成本,余额转入 |
| | |“经营成本”科目的借方 |
----|--------|----------------|------------------------------------|--------
43|5251|已销产品成本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44|1300|固定资产 |余额转入“固定资产”科目的借方 |
|2300| | |
|3300| | |
----|--------|----------------|------------------------------------|--------
45|1304|经费限额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46|1305|经费存款 |余额转入“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 |
----|--------|----------------|------------------------------------|--------
47|1306|经费现金 |余额转入“现金”科目的借方 |
----|--------|----------------|------------------------------------|--------
48|1307|有价证券 |余额转入“对外投资——债券投资” |
|1337| |明细科目借方 |
|2337| | |
|3337| | |
----|--------|----------------|------------------------------------|--------
49|1308|经费材料 |余额转入“库存材料”借方 |
--------------------------------------------------------------------------------
续表
--------------------------------------------------------------------------------
旧会计科目名称 | |
--------------------------------| |
|科 目| | 转 换 方 法 | 备注
行号| | 总帐科目 | |
|编 号| | |
----|--------|----------------|------------------------------------|--------
50|1334|财政专户存款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3334| | |
----|--------|----------------|------------------------------------|--------
51|1335|其他存款 |余额转入“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 |
----|--------|----------------|------------------------------------|--------
52|1335|银行存款 |余额转入“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 |
|3335| | |
----|--------|----------------|------------------------------------|--------
53|1336|库存现金 |余额转入“现金”科目的借方 |
|2336| | |
|3336| | |
----|--------|----------------|------------------------------------|--------
54|1337|库存材料 |余额转入“库存材料”科目的借方 |
|2337| | |
|3337| | |
----|--------|----------------|------------------------------------|--------
55|5351|产成品 |余额转入“科技产品”科目的借方 |
--------------------------------------------------------------------------------